作者:25-08-29 15:43:56
寻脉于都宽田:曾子南祖地“风吹罗带”勘访记——一位风水师的实地解码
驱车入赣南,青山叠翠间藏着无数地理玄机。此次赴于都宽田乡牛前排,为探台湾三元地理宗师曾子南祖地,却因多年未访,误从水泥路岔入山间土路。
好在凭风水师对“地脉走向”的直觉,循着隐约的气场指引,终见那棵标志性大樟树——曾子南先生祖地祖坟,便在树旁山坳间静静矗立,连昔日步行小道,也已拓宽成可通工具车的土路,似是为远道而来的探寻者开了方便之门。
踩着田埂走近坟茔,2012年曾王君先生率族人重修的痕迹仍清晰可见,规整的形制下,藏着代代相传的堪舆密码。我当即取出罗盘,蹲身校准方位,指针稳定的瞬间,便读出核心格局:“立戍兼辛,左水倒右!”
- 立戍兼辛:风水立向术语,指坟茔坐向以“戍山”为主,兼带“辛山”(二十四山方位体系中,戍、辛均为西方偏北方位),是根据山脉来龙与水流走向确定的核心坐向,关乎气场收纳。
- 左水倒右:经典水法格局,指水流从坟茔左侧来,绕右侧流出,如“玉带环腰”,在风水理论中主“纳吉气、聚财禄”,眼前山沟水蜿蜒流转,正完美契合此局。
“诸位看这砂水配合!”我指向坟茔两侧,这是堪舆中“砂水有情”的典型案例。
左侧青龙砂蜿蜒起伏,如青龙护驾;右侧白虎砂平缓环抱,无冲无煞,二者将中间穴场稳稳护住——这便是“藏风聚气”的精髓格局,气不散则福不绝。再看坟茔后方来脉,源自申山,走势灵动舒展,恰似女子腰间飘带随风轻扬,老辈人称“风吹罗带”喝形,此等“活脉”,正是家族人丁兴旺、文脉传承的气场根基。
随我绕坟细察,寅方山沟是关键“气口”——此处为“寅方进气”,山间清气从此处灌入穴场,让静态的坟茔有了“生气”流转,这是“藏风”与“纳气”的平衡之道。再观水的去向:经巳丙方位转折,最终从辰乙口流出,即“走巳丙口,放辰乙水”,每一处水口都暗合“水出吉方”的讲究,避免“直泄无收”的弊病。
忽然有人指向远处山峰,我顺势望去,寅午方位的山峰挺拔端正,无歪斜破碎之态,正是“消寅午贵人峰”——
- 消寅午贵人峰:“消峰”指合理利用周边山峰气场,寅、午在方位中对应“贵人星”,此方位有端正山峰,主家族易得贵人相助、事业顺遂;再看前方左砂低伏成“案山”,即“左砂作案”,案山为“近朝之砂”,主“催官催贵”,象征家族后代易在仕途、事业上有成就。
站在穴场中央,闭眼感受山间气场:清风从寅方来,携草木清香;溪水绕右侧流,带温润水汽,青龙白虎砂如屏障般护持,“风吹罗带”来脉源源不断输送“生气”——这便是先辈择地的智慧:非强求“奇山异水”,而是让坟茔与自然山水相融,借天地之气庇佑家族。
下山时夕阳西斜,“风吹罗带”的来脉被镀上金边,坟茔在暮色中更显静谧。此次勘访,于我而言不仅是验证经典风水格局,更是看见“人与自然共生”的古老哲学——堪舆从不是玄学臆测,而是对山水走向、气场流转的精准洞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生态智慧”。
#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水 #积善缘日课馆 #黄麟小博士 于都杨公地理文化研究院
刘远清大师提供更祥测量数据如下:
【宽田曾子南祖坟】
曾子南祖坟戌兼辛娄一度298,收艮寅甲卯水,出巳丙口163,放辰乙水116。丙峰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