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故事 >

走进隋唐人物,见证中国封建史上的繁荣盛世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结善2023-10-19 07:29

走进隋唐人物,见证中国封建史上的繁荣盛世


01 “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

唐太宗听从侍臣的劝导,认为,人君即使是“圣哲”,也应当虚己以待人,这样才能使“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因此,他特别重视纳谏。
太宗即位不久,派使臣征兵。封德彝建议,中男虽未满18岁,身强力壮者也可以当兵。唐太宗批准了他的建议,并写好了诏令。但魏征认为不能这样做。唐太宗很生气,对他大加指责。魏征据理力争,认为这样做是竭泽而渔,毁林猎兽。唐太宗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魏征讲得有道理,就撤销了这道命令。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打算到洛阳巡游,于是下令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说:“目前民生凋敝,陛下这样做,是走隋炀帝老路,其弊害比隋炀帝还甚呢!”唐太宗问他:“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夏桀、商纣怎样呢?”张玄素回答:“如果这项工程不停,将来您的命运同商纣一样地可悲。”唐太宗接受了张玄素的批评,取消了这项工程。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很赞赏他的观点,于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臣下进谏。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他前后上谏达200多次。有一次,魏征在朝中同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想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肯听意  见的好名声,只好暂时忍住了。回到内宫,他气呼呼地对长孙皇后讲:“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陛下要杀哪一个?”太宗回答:“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众人面,说长道短,弄得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听了,一声没吭,回到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倒身便拜。太宗惊奇地问:“这是怎么了?”长孙皇后说:“主明臣直。现在魏征这样正直,说明皇上英明,这是社稷之福,当然应该庆贺。”一席话说得太宗转怒为喜,对魏征再也不记恨了,反而经常夸奖他说:“人们都说魏征举止粗鲁,现在看起来,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



02 “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

开元时期,唐玄宗在文治上成绩斐然,武功上也赫赫可铭。面对武后执政末年以来边疆的紧张局势他积极训兵整武,屯田积谷,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后于开元三年(715)重建安北都护府、漠北诸部,拔也古、同罗、回纥等部族都通使称臣。开元五年(717)唐军收复了沦陷已久的营州等12州,重建营州都督府奚、契丹一时归服。开元二十七年(739),收复了武后末年沦陷的西域重镇碎叶,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对周边少数民族首领,他用册封的手段加以笼络。如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都督府都督,加封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开元年间唐玄宗的文治武功,促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劳动人民得以安心从事生产,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史籍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皆满。”(唐·元结:《元次山集》)“诗圣”杜甫也热情讴歌这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据记载,当时天下一斗谷物之价,多则一二十文,少则数文;绢一匹二百余文;全国各地驿道四通八达,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在太宗、武后治理的基础上,经过开元年间玄宗君臣上下齐心的治理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封建经济呈现出高度繁荣。这就是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开元盛世”。



03 经略西域的隋唐重臣——裴矩

隋朝初年,面临着来自3个游牧民族政权的压力:在北方,东突厥汗国不断入侵隋朝的北部边境;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横亘着占据了青海及甘肃部分地区的吐谷浑政权;而连接隋朝与中亚及以西的地区,则在西突厥汗国的控制之下。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周边环境,隋文帝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经过多年努力,解除了东突厥对北方的威胁,到隋炀帝即位之后,转而向西发展,力图将西域纳入隋朝的版图,恢复中原王朝传统上对西域的统治。
隋朝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随时可能对河西走廊形成重大威胁的吐谷浑政权,所以隋炀帝首先将经略的目标对准了吐谷浑。在隋军出兵攻打吐谷浑之前,裴矩作为杰出的外交家,衔命出使铁勒,成功地说服精锐的铁勒骑兵并大败吐谷浑,为隋朝向西域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裴矩协同大将薛世雄出兵伊吾,及时设立伊吾郡,为安定西域起了关键的作用。裴矩还曾施展外交才能,“引致诸蕃”,使“高昌纳贡,伊吾献地”。在与突阿波系处罗可汗的斗争中,他又成功地使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战而降处罗。几乎隋炀帝在西域的每一次重大活动,都有裴矩的参与并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隋书·裴矩传》记载,隋炀帝对裴矩言听计从,“四夷经略,咸以委之”,正反映了裴矩在当时外交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隋朝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是由裴矩策划、在张掖召开的所谓“二十七国大会”。当时的张掖,是西域与突厥汗国进入内地的重镇,隋炀帝特别指定张掖作为隋朝与西域诸国开展贸易活动的场所,并派遣当时担任吏部侍郎的裴矩专门掌管张掖的互市。608 年,隋炀帝在祭祀北岳之前,令裴矩引导前来张掖贸易的西域诸国使臣入朝助祭,结果裴矩引来了十几个国家的使臣。609 年,炀帝巡行至张掖,在裴矩的策划下,高昌王、伊吾、吐屯设等西域几十个国家的国王或使臣都聚集在这里。
裴矩在掌管河西走廊对外贸易期间,揣知炀帝“方勤远略”,于是“诱令”胡商言及西域各国的风俗、山川等情况,撰成《西域图记》一书,进献炀帝。

西域图记》是裴矩根据采访胡商的资料而撰写的一部著作。据记载,在阅读了《西域图记》之后,炀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可见这部著作是在隋朝与西域贸易关系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并在隋朝经营西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它首先是部应当时政治外交需要而产生的经世之作,非一般的“纯学术”著作可比。



04 隋唐中日友好使者——裴世清

隋大业四年(608)四月,裴世清率领访日代表团随同小野妹子使团回访日本。他们从山东出发,途经黄海、朝鲜半岛(百济国),经济州岛以北的海面、对马岛、壹岐岛,在九州的筑紫受到圣德太子派遣的官员吉士雄成的热烈欢迎。随后,他们乘船东行到达难波港口(今大阪),到达日期为六月十五日。在入港口处裴世清等人受到日本官员的隆重欢迎,后入住日本特地为中国使者建造的居所。

待中国使者在此歇息之时,小野妹子先行回朝廷去禀告此次出使的具体情况。当日本朝廷得知隋炀帝回复的国书在途经百济国时被抢走,很多朝廷大臣觉得应该处罚小野妹子的失职之罪。但是为了给中国使者留下好的印象,日本天皇最终没有处罚小野妹子。八月三日,裴世清等人在日本朝廷特遣官员的盛大迎接下正式人飞鸟京(今奈良)。八月十二日,裴世清等人得推古天皇召见,他将隋炀帝回复的国书大意呈报给天皇,其内容为:皇帝问倭皇好,得知日本“抚宁民庶,境内安乐,风俗融和”“远修朝贡”,深表嘉赏,“故遣鸿胪寺掌客裴世清等”前来致意并赠送礼物(参见《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当时的日本天皇对裴世清说:“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隋书·倭国传》)



05 隋朝护国靖边外交神将——长孙晟

开皇四年(584),长孙晟又任副使,随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出使突厥,进一步密切了同所结交的突厥上层人物的关系,回朝后被任命为左勋卫车骑将军。开皇五年(585),沙钵略上表向隋称藩,隋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开皇十四年(594),突厥都蓝可汗(沙钵略子)向隋求婚。长孙晟知其反复无信,势强后必反,建议朝廷拒婚。不久,长孙晟又建议将公主嫁与处罗侯之子突利可汗(即染干),利用突利对付都蓝。开皇十八年(598),都蓝出兵扰隋,突利先来告知,隋边境预有准备,都蓝未能得逞。开皇十九年(599),突利被都蓝、达头击败,长孙晟引突利入朝,隋封之为启民可汗。不久都蓝为部下所杀,长孙晟奏请朝廷,建议令启民可汗部下分道招慰都蓝的部众,其众皆归附。开皇二十年(600),长孙晟率突厥降人为秦州行军总管,受晋王杨广节度。突厥的达头可汗调集大军准备与隋朝廷为敌。长孙晟奉命随晋王杨广出兵征讨,在大斤山附近与突厥相遇。他采用毒污水源之计,迫使突厥军夜遁,并追斩 1000 余人。仁寿元年(601),长孙晟任受降使者,协助隋行军元帅杨素,支援启民可汗北击达头。次年,长孙晟同大将军梁默一起击退拒隋的突厥思力俟斤等,突厥军多降。仁寿三年(603),铁勒等10余部皆叛达头转降于启民,达头西奔,启民尽得其众。随后多年,启民与隋一直保持亲善。隋炀帝即位后,长孙晟拜左领军将军。当时并州总管汉王杨谅起兵造反,隋炀帝任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发山东兵马,与上大将军李子雄共同讨伐杨谅。平定杨谅后,长孙晟转任武卫将军,后为右骁卫将军。



06 三使天竺的大唐御使——王玄策

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是贞观十七年(643),这时唐玄奘已从天竺诸国返回我国西域境内,在和田等候朝旨,准备东返长安。此前,当唐玄奘到达中天竺摩伽陀国时,曾向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详细介绍唐朝的情况。尸罗逸多于贞观十五年(641)派遣使节入唐,希望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唐太宗命令云骑尉梁怀璈持节抚慰,出使天竺,尸罗逸多再次派遣使节随唐使梁怀璈入朝。贞观十七年(643)三月,唐太宗再命卫尉丞李义表为正使,率随从 22 人,送天竺使节返国。这时王玄策任融州黄水县(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县令。他作为梁怀璈的副使,随同唐朝使团出使天竺。同年十二月,使团抵达摩伽陀国,游历天竺各地,并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七日在著名的灵鹫山勒铭留念;同年二月十一日,又“奉敕”在摩诃菩提寺立碑,两篇铭文现存于《法苑珠林》书中。一直到贞观二十年(646),王玄策才与唐朝使团一起返回长安。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前后历时4年左右,往返都经过泥婆罗国(今尼泊尔)。

贞观二十一年(647),王玄策作为正使,率副使蒋师仁等 30 余人再次出使天竺诸国。这次当使团到达中天竺时,恰恰碰上摩伽陀国王尸罗逸多去世,摩伽陀国大臣阿罗那顺发兵拒斥唐使,并劫夺其他天竺诸国献给唐朝的贡物。王玄策率领的使团随从人员悉数被俘,他本人则逃奔到了吐蕃国。王玄策在吐蕃国征发了1200人的精锐部队,又调发泥婆罗国7000骑,返回中天竺,攻打阿罗那顺。经过激战,生擒阿罗那顺,斩首3000余级,俘虏1.2 万人,获牛马3万头,于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庚子(648年6月16日)将阿罗那顺带回了长安,王玄策本人也因功被拜为朝散大夫。第二次出使历时两年。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唐高宗第三次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送佛袈裟。1990年6月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县城以北约4.5千米处阿瓦呷英山嘴发现的摩崖石刻《大唐天竺使出铭》,明确记载“显庆三年(658)六月”,左骁卫长史王玄策经“小杨童之西”出使天竺的经历,为王玄策的出使活动增添了新的实物证据。显庆五年(660)九月二十七日,王玄策一行到达摩诃菩提寺,十月一日离开此地返唐。《法苑珠林》卷二九在谈到唐朝供奉的佛顶骨时,明确记载,“至大唐龙朔元年(661)春初,使人王玄策从西国将来,今现宫内供养”。则王玄策到达长安的时间应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这次出使历时5年之久。



07 唐蕃友好的推动者——文成公主

7世纪,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是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国家。据说,松赞干布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率使团来长安请婚。不料,天竺、格萨、大食等国也派使团前来请婚,期望能娶得贤惠的文成公主。为了能给公主选得好夫婿,唐太宗想了一个办法,让各国的婚使们比赛智慧,谁最后胜出,便能娶得公主,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
第一试:如何用一根柔软的绫缎穿过明珠的九曲繁杂的孔眼。
第二试:如何辨别出100匹骒马和 100匹马驹的母子关系。
第三试:要求求婚使者在一天内喝完100坛酒,吃完 100只羊,并能把羊皮揉好。
第四试:准备 100 段松木,让使臣分辨其根和梢。
第五试:于晚上辨认京师万祥门内的门不迷路。
第六试:辨认出真正的公主。
禄东赞聪明,有智慧,全都破解了这六道难题,最后使松赞干布顺利娶得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命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共同伴随下,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过日月山,跋山涉水才到达拉萨。
松赞干布率群臣迎接文成公主,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后与公主一同返回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还特意为文成公主筑城,修建宫室。
文成公主和后来的金城公主虽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她们在吐蕃有着很高的地位。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683……,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礼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710)……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年(739)赞金公主薨逝”,“及至蛇年(741)……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若是有“赞蒙’尊称且去世后享有祭祀这两项的,其地位都不低于吐蕃王后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有此待遇而在松赞干布的女人中只有文成公主有这待遇。



08 唐朝时期抵达西方最远的人——杜环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盛且与西方各国接触甚多的王朝,大丝路的交通在盛唐时期络绎不绝。杜环游历甚广,作为一个资深的游历文人,杜环由天宝十年(751)开始到宝应元年(762),经过11年的时间遍游了黑衣大食国(建都伊拉克,以黑旗为标志的巴格达哈里发阿拔斯王朝)全境,见闻极其丰富,并写下了一本名为《经行记》的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关于伊斯兰医药,包括拔汗那国(费尔干纳)产的庵罗(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收录)、地中海南岸突尼斯产的鹘莽(椰枣)、亚俱罗(今天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洲产的香油和扁桃、末禄国(也称朱禄国,今土库曼马里)所产的军达(甜菜)、茴香等。杜还曾游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对当时地中海的医学大为赞叹。杜环可能是唐朝时期抵达西方最远的人。
古人在东西方向的交往真是超乎我们想象。唐代的中原和非洲还曾通过海陆交通有过频繁的交往。东非南方的三兰国是华船最远航程的目的港。殊奈是索马里南部的黑人国,早在贞观三年(629)十月已经有使者抵达长安。殊奈是波斯语“黑人”(桑给)的复数,其属于昆仑民族,包括习俗、文字都和印度相同。在索马里南部有一个著名的古港桑加亚,殊奈使者从这里启程先到达越南北部和广州,再来到长安。

杜环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杜环出身望族,作者杜佑的族子,深受其影响。杜环在怛罗斯战役中被阿拉伯人俘获后,送到库法,受到优待,这使他得以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



09 佛教文化最杰出的交流者——玄奘

贞观元年(627),玄奘 28 岁。这年秋八月,关东、河南、陇古沿边诸州,霜害来袭,秋稼毁损严重,闹起了饥荒。朝廷特准京中道俗人等可各自出外谋食。敕令不久,早已准备就绪的玄奘立即随大批灾民出城。然后,他就独自一人踏上了艰苦卓绝的西行之路。唐初,西域高昌国国王麹文泰对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心向往之。加上他对于佛教尤为崇信,因此,一段时间里,当他不断听到来往商旅传说有名的大唐法师玄奘出长安西行,精诚动天,万里求法,就甚觉敬慕,渴盼一见。两人相见时,麹文泰敬佩道:“流沙艰险,师父能孤身来此,真是奇迹啊!”并请玄奘留在高昌,不要再去印度,说:“我从前幼时,曾随父亲去中国,游历过东西二京(指洛阳和长安)以及燕(河北)等地,见过许多高僧,从无人引起我的仰慕,今日一见法师,就敬爱异常,恨不得终身供养。请师父接受我的诚意,别再西游,让我一国人民,同受师父教化!”
玄奘含笑拒绝,麹文泰动用强力,说玄奘若不答应留下,就用兵把他送回长安去。玄奘说:“我的骸骨或可用强力留下,但我的精神和意志是留不住的。”麹文泰又改而热情挽留,每餐进食,都亲献杯盘。但玄奘干脆绝食,一连三日,滴水不人,气息渐弱。麹文泰知他终不可留,于是向他谢罪,并要求和玄奘结为异姓兄弟。高昌王母亦来,与玄奘手传香信,结为母子。高昌王亲送玄奘出城上路,并馈赠黄金100 两、白银300 两,绫帛 500 匹,以充玄奘一路往返之用。实际上,这些钱财已足够20年用度了。此外麹文泰又为玄奘准备了许多衣物和 30 匹马,25 个人,供他一路差用。又写了 24 封信给玄奘沿途将要经过的 24 国的国王,请他们给予玄奘照顾,并各附大绫一匹作为礼物。还派大臣陪同玄奘西行,去见西突厥叶护可汗,另外还以绫绢 500 匹,果味2车,献给叶护可汗。

麹文泰依依不舍,要求玄奘他日东还,定要再到高昌停留。玄奘一一答应。麹文泰以当地最隆重的礼节,手执玄奘之足,与之垂泪道别。



10 东渡日本的中国高僧——鉴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鉴真出发了。但他的弟子们舍不得,报告了官府,此行未成。第二次,船只扛不住东海大浪,在浙江海面触礁沉没了。随行工匠、佛徒伤亡惨重,鉴真与其徒弟脱险归来。从此,中国僧俗再也不愿鉴真冒险远渡了。鉴真第三次、第四次东渡,都被官府“扣留”下来了。第五次,鉴真在巧妙摆脱徒众的守护与官府的“缉捕”后,于天宝七年(748)六月悄然离开扬州,一行35人登舟东去,不料在长江口的南通狼山脚下即遇狂风,漂至浙江海面。
他们先后在两个海岛避风,到十月中旬启航。在洋面上又遇劲风,船上又无淡水,苦熬14 天,却漂到了海南岛,在振州(今三亚市崖州区)大云寺居停一年,北上抵桂林,在开元寺又住一年。在此期间,他把废弃已久的大云寺与开元寺都缮修一新,重建佛殿、讲堂、佛像、宝塔等。后又应广州太守之邀去广州住了一春。途中,一直陪同他的日本僧人荣睿因病去世。离开广州后,为了减少鉴真活动的阻力,另一位日僧普照也只得告别他去了浙江。鉴真北上,在过大庾岭后因患疾而双目失明。
天宝十二年(753),日本第十次遣唐使从长安来到了扬州。扬州僧众当然知道这批人的来意,说什么也不愿让年逾花甲的鉴真冒风波之险去日本,就作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周密的“防护”工作,但鉴真本人去意已决,他们于当年十一月十五日又一次秘密地登船出海了。不意一到东海,又遇上风浪,不过这次倒是漂到了冲绳岛。后经几天的搏斗,鉴真一行终于战胜了狂风恶浪,到了九州--东渡终于成功了。


陈蔚明01.jpg

赣南杨公风水推荐藏书

江西赣南于都堪舆文化藏书馆书籍明细表

#杨公堪舆风水 www.ygkyfs.com   

#于都杨公风水 www.ydygfs.com 

堪舆风水黄麟择吉馆于都堪舆风水杨公风水 

于都赣派风水师 于都杨公风水风水专家

杨筠松风水 三僚风水风水专家 著名风水师

形势派风水寻龙点穴高手赣州排名兼职杨公

于都杨风水发源地杰出名师周易经学风水

杨公风水分金真传 赣南杨公风水 于都堪舆

杨公风水论谈 杨公风水 大富大贵杨公案例 

正宗杨公风水水法 于都堪舆风水 杨公风水

择吉择日师研讨理气堪舆风水师峦头风水师 

江西省于都县杨筠松文化研究协会   陈蔚明

江西省于都县黄麟堪舆风水文化研究学院

#杨公堪舆#阳宅风水#杨公堪舆#阴宅风水

#积善缘日课馆 #黄麟小博士

  15579467658  15279708575

Q   Q 2294300980   1308770460

道教手绘开光灵符有求必应广结善缘

#太岁符 #催贵人符 #防小人符 #开运吉符 

#生意兴隆符 #追债符#断情符 #求升职符

#辟邪符#平安符 #招财符 #壮胆符 #利人缘

#官司必胜#生意兴隆符#收惊符#旺桃花符

#破邪镇宅 #防破财符 #考试符 #防小人符  

#和合符 #收惊符 #化解克夫 #小儿夜尿符  

#心灵开窍符 #镇宅化煞符 #渡劫化灾难!  

#保命护身符  #超度婴灵符 #赐符保平安!

2023年化太岁助运符加强综合能量

防小人符远离口舌官非 增强事业

夫妻和合符回心意符增进夫妻感情

夫妻和合符姻缘和合增强人缘事业运符咒

三元地理入门精准择日学精就是标准地理师

三僚推荐藏书 六百多套三元三合九星择日

三元头中尾大理论核心秘本 精典内部秘本

三僚三元综合资料汇编 三僚文化藏书馆

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 服务价格表

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 实证执业班教学

六爻断卦诀窍不枸于古法探索六爻断卦新法

学风水第一本书  学风水入门基础到精通

实战3天现场训练班 形峦地理铁口断 

周易文化·六爻预测·求财催财

古法六爻占卦学习讲义 理法篇

 

 


熬夜更新 随缘打赏


您还可以浏览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黄麟堪舆风水善用梅花易术及六爻预测术为求测者进行预测,有时候不用起卦,只看外应就能即问即答,铁口直断,而且精准无比。但由于预测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时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预测结果仅供参考。如需预测,务请了解以下几点,以期心诚则灵之效。
1、不诚不占 没有强烈的意念和诚恳的态度,占卦是不灵验的。
2、可以自己摇卦,也可在电话中让卦师摇卦。如自己摇卦,须遵循卦师的指导。
3、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意念。比如,在路上想着让卦师预测某事,而到了卦师处,又改变主意,让卦师测另一件事。而最先摇出的卦往往是对应最先想到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不用摇卦,卦师根据外应(即周边情形之变化)也可以预测。预测案例中就有不少外应预测之实例。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Q Q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阳宅 阴宅 坟墓 择日 择婚 关煞

地址:黄麟堪舆风水 (黄麟中心卫生院食堂对面)

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 黄麟堪舆风水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官方网址: www.ydygfs.com

网站总访客:4507人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